“你应该知道,如果全部发布出来,你会遭受到什么。”
徐浩凝重地问道,“我最后问你一次,做好了接受一切的准备了吗?”
陈可可果断地了头:“稿子什么时候发,怎么发,你做主。我的要求只有一个:真实、完整地将真相公诸于众。我不是汪思涵,没有她的号召力也没有那么多粉丝,我也不想当汪思涵,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记者,做一个记者应该做的事。”
“好!”
徐浩点了点头,“那……你的真名隐去,这是保护你。”
说着,他拿起电话拨了出去:“老白吗?嗯,我们出来了,让大家八点前集合,我们八点半到,老胡发给你的视频不要提前公布,先做准备工作,等我们回来。”
电话挂断,徐浩又给王珊发了个微信,提前跟她说了一声。
这个点正是一般人呼呼大睡的时候,徐浩冒然发这条微信,有些打扰,但是也没办法。
六点四十。
徐浩和陈可可刚刚起飞。
另一边,王珊也刚刚起来,看到了徐浩的微信。
一看到微信内容,徐浩居然也去调查杨咏信的事情了,而且还称拿到了汪思涵更大的料和黑幕,当下激动和警觉起来,立即给频道各个部门的领导群发了消息,让他们八点之前,必须全部集合。
王珊的激动除了案子的特殊性外,还有跟汪思涵的对台。
汪思涵是新闻中心的记者,她报道的网戒中心案子,则交给了央视十二套,社会与法频道。
一直以来,十二套和十三套新闻频道都在竞争。
但也有区别,两个台播出节目的性质不同,而汪思涵和十二套的总监关系不错,再加上新闻中心的李主任从中作梗,导致王珊错失了这次新闻的机会。
但没想到,徐浩居然马上给她递上了新希望。
至于这份希望有多重,能不能压制汪思涵和十二套,王珊很是期待。
因为她相信,徐浩每次出手,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内容。
七点。
十二套直接在早餐就搬出了汪思涵曝光的网戒中心的案子。
除了二十分钟的上级回放吊胃口外,剩下的时间,所有人都非常关注的,就是她的深度报道下集。
下集一开始,就是国内两位知名的专家:精神科专家和脑科专家。
汪思涵坐在左边,他们坐在右边。
而坐在最右侧的是昨天那位主持人,今天她却变成了花瓶,因为主要控场的是汪思涵。
摆在正中间的就是微电流治疗仪,也就是杨咏信拿出来的那一个。
“二位专家,这就是我在杨咏信的网瘾治疗机构看到的治疗仪。”
汪思涵一脸凝重,镜头拖到了指针那,“最大的毫安有1毫安,请问这对人体有伤害吗?有多大的伤害呢?”
两人专家面向镜头,字字清晰地了一通伤害,一二三四得头头是道。
他们看着镜头是有原因,不仅仅是上镜好看。
在他们的角度,镜头上方有提示器,也就是那里滚动着字幕,他们事先写好稿子,稿子被工作人员导入提示器,就成了滚动的字幕,照着念就行。
新闻联播的时候,也是有提示器的,这样以防忘词。
民众不知道,可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这不是现场问答,这是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也是,汪思涵的深度报道受众这么多,可不能有差池。
这要是请来了专家,结果问的问题答不出又忘词的,不是砸了招牌吗?
提示器是个好东西,滔滔不绝,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现场问答呢。
“我本来打算自己亲自体验电击的,可是没有找到机会。”
汪思涵听了专家的介绍后,深深地皱起了眉头,“既然电击对人体有这么大的伤害,那对青少年呢?”
“您打算亲自体验电击?”
另一位主持一脸惊讶加崇拜地问道。
显然,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台词。
“对啊!”
汪思涵一脸正义,“我进到他们的治疗室,看到这个仪器的时候,我就想自己体验电击,只可惜……不过,我们拍到了第一手的治疗仪,也真是实属不易。”
她的确是正义的化身,经过几场战地报道和几次暗访之后,聚集了大量的人气。
她指着那微电治疗仪满眼内疚的看着镜头:“我们找到了杨咏信一模一样的治疗仪,也请来了脑科专家和精神科专家,二位专家,请问这微电治疗,对人体会有什么样的伤害呢?”
屏幕上打出了字幕:微电治疗仪能治疗网瘾吗?
专家一通说,想想也知道,这电击怎么可能治疗网瘾呢?
专家的话只会让民众对电击更为愤怒而已。
“我很疑惑,为什么会有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治疗呢?”主持人看着汪思涵问道。
“我也很疑惑!”
汪思涵歪着头似乎陷入沉思,过后几秒后,她的眼圈儿红了,正面镜头苦口婆心地说道,“这是电击啊!电啊!无论孩子是多么地难管,无论她是多么地爱游戏,家长们可以采取别的方式,比如陪孩子出去旅游,给孩子买一些有趣的书籍等等。无论孩子多调皮,都不应该强制性地让她来接受电击。这是虐待。”
一席话,说得悲切。
也说到了大部分民众的心里。
迎合受众,注定了汪思涵会拥有好口碑。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徐浩和陈可可的报道一旦出来,她这脸会被打肿。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杨咏信的电击治疗所只用的微电最大电量是一毫安,一毫安的电量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痛苦,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取缔这些毫无人性的培训机构,还这些花季少年健康的人生。”
末尾,汪思涵的话大气,又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