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样生气,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不是吗?让我们充作和事佬,两村不就能合作了?”
“你……!护山!惜峦!送客!”
金发女孩大喊着,一名军官似乎要将礼物送回,可却被日生阻止了。
“贵村不明白我们的用意也没有关系,离出兵之日还有一点时间,如果想好了就拿那份礼物来找我们吧。”
日生说完后与大山自行离开格拉墨村军帐,只留想将两名不速之客碎尸万段的三人。
“你这样做真的没有问题吗?”
“谁知道呢,说起来我们接下来要做甚么?”
离开后,大山向友人询问,只见对方只是耸耸肩,一脸满不在乎。
“不是要拜访各村吗,自己说的都忘了?”
“是有这么一回事呢,不过不急,先回去吃中餐吧。”
看不透老朋友做事的道理,大山叹了一口气,跟着日生走上回营之路。
下午,杜华林军帐外响起了拜访声,乌尔村庄的总指挥日生与指挥官大山前来拜会。
杜华林军队的指挥官坐在主位,几名参谋坐在一旁,人人身上皆穿着军装正准备商量该如何应付乌尔村庄的拜会。
杜华林村在政体上虽然与乌尔村庄相似,但长期对外用兵的结果导致他们村中是由军系掌握大权,因此神殿不另设军事单位或卫队,首辅与军队总指挥由同一人担任。
另由于长期用兵,村内的经济状态在大型村庄中属于不算好的一群,因此他们实施了将战士阶级独立出来的措施,也就是说战士在村中享有特权,例如饲养驼兽、配戴一定类型的武器、穿戴甲胄等,若有某些好处也由战士阶级先取得。
战士阶级使杜华林村内的战力集中,政局稳定,但相对来说会引起人民的不满,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杜华林又另有两样措施。
其一是设立祭祀阶级,也就是使原本在神殿中工作者成为祭祀阶级。由于杜华林的神灵是工匠与矿产的神灵所以祭祀阶级又与工匠和矿工合并,平日的工作就是救助村中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帮助人们制造物品,进行医疗或教导知识借以取得平衡,更拥有在必要时对战士阶级进行弹劾的权力。
其次则是战士阶级的身分设限十分严格谨慎,不只有战斗能力,还必须懂得各式战术应用与政治处置,更不要说诗歌与文字的应用都必须有一定水准,以保持自身的优异地位。
有了两大措施,杜华林村才能在不断对外用兵的情况下不受到内部压力纷扰,进而全心全意对外作战。
也因为这些缘故,杜华林村中不管是武职文职多穿着军装或战士服饰,以表明其高人一等的位阶。
“各位对他们来访有何想法?”
“乌尔村庄的这两人先去拜访格拉墨那群家伙,接着再来拜访我们,而且还是过了中午,明显就是想在见面之前先压一压我们的锐气。”
一听指挥官提问,一名参谋便开口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点没甚么问题,我比较在意的是为甚么乌尔村庄对我们做出如此清楚的挑衅动作,他们地处东北,与我们相差极远,根本没有甚么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