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孟雄连夜回到七里坪。
他顾不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就叫他的学生,到各家各户去叫门。凡是农民自卫军战士的家、农会会员的家、学生的家,都叫开了门,把人喊来。
不大一会儿,人们来到农会办公室的院子里,戴孟雄把农民自卫军在木城寨被围困的情况,向大家一说,大家都立刻骚动起来了,一双双愤怒的眼睛里,闪出千丈高的火焰,像即将爆发的火山,像怒啸的大海。
曹如海见大家心里都很着急,立即决定办三件事:一是对农民自卫军战士的家属做好安慰工作;二是将农民自卫队员和青壮年,全部动员起来参战;三是将妇女和在校学生组织起来,给前方送水、送饭。大家都觉得曹如海想得周到,便分头去做了。
七里坪又是最繁忙最紧张的一天。
男青年在一起编组操练,准备开赴前线,妇女们则三三两两在一起做米团、糍巴、豆包、锅粑,准备送往前线,老汉们则在搓草绳子、制竹枪,准备送到前线去用。全七里坪的人都动员起来了,都忙碌起来了。
罗英和罗大妈在一起做糍巴,她不会做,只能帮助做辅助工作,罗大妈做起来又快又好。罗大妈干活是一把能手,做糍巴这些活谁也比不上她,可是今天她也不行了,因为她心里着急、担忧,做得很慢。做着,做着,她问:“这红枪会到底为什么要和我们作对,他们里面也有不少穷人,搞农民运动对他们也有好处,可他们却偏偏要当红枪会和我们作对。”
“我们也不能怪那些会众。”罗英说:“他们也是受欺骗和受蒙蔽的。”
“他们人那么多,我们人那么少,能打得过他们吗?”罗大妈是心直口快的人,肚子里有什么事一点也瞒不住,她说:“我儿子大虎,和红枪会打仗,我怕他力气小,打不过人家。”
“大妈,你放心吧。”罗英说:“打起仗来,大家会照顾他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罗大妈说:“他要是壮小伙子,打红枪会能多出把力,可是大虎小,打仗时还要人家照顾,我又上不了前线,真把人急死了。”
原来是这样,罗英心里想,这是多么好的革命群众。
其实,这又何止是罗大妈!此时此刻,七里坪的各家各户,和每一个人,都在为前线操心,都在为前线出力,都在为前线的胜利争取多做些工作。到了傍晚,一幅波澜壮阔在画卷,就充分地把这个革命精神体现出来了。
傍晚,大家都集合好了,却不见戴孟雄,这可把大家急坏了,他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他回镇以后,和曹如海把一切安排好以后,曹如海见他太累,便叫他去好好睡一觉。而他呢,倒是一点也没有睡意。他这个人,有个习惯,因为识几个字,每天总要写日记,把自己做的、看的、想的,或周围人的好事、坏事,都要写在日记本上,再忙再累,哪怕不吃不喝,他也要写日记。他自己说,革命是历史的创举,不可不记。所以,他每天记得都很详细。这几天,他在木城寨,战斗了几天,心情很激动,感受特别多,要记的人和事也特别多,可惜日记本锁在抽屉里没有带上,只是在一小片纸上记点简单扼要的东西,现在有时间了,哪还顾得上去睡觉,吃点烧饼、油条,便埋头写日记了,写完后,他看看天色,觉得还有时间,便躺在床上睡着了,因为这些天过于劳累,睡着后就醒不来。
罗英好不容易才把他找到,一看他还在床上睡觉,连推带叫才把他叫起来:“好啊,前方在打仗,你倒睡大头觉啦。”
戴孟雄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揉揉眼,问:“几时了?”
“大家都集合好了,就等你呢!”罗英友好地向他瞪瞪眼。
“好,出发!”戴孟雄哪还顾得上吃饭,把日记本收拾起来,往抽屉里一锁,还怕锁不好,又用手把锁拉一拉,这才放心地走了。
戴孟雄走后,有一个人进来了,打开桌子上的锁,拿出日记本,一页一页看得很快,任何描写细节都不看,只看事实,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什么事,然后迅速送到城里去。几个月来,这个人靠偷看戴上孟雄的日记本,得到许多准确的情报送到城里去,而戴孟雄却一点也不知道。
戴孟雄来到集合好的队伍面前,一看大家都等得很着急,赶紧赔不是,大家也知道他实在太累了,都抱着原谅的态度,他也很受感动,便带着队伍出发了。出发时,戴孟雄考虑镇上的事很多,叫曹如海留下,让罗英带领妇女和学生到前方送了饭再回来,曹如海也觉得镇上没有人不行,便让戴孟雄带着队伍走了。
七里坪到木城寨是一条不大的土路,中间还要翻几座不大的山头、几百人行进,也是相当壮观的。前面四百名农民义勇队员,一律扛着长竹枪,两门木头土大炮也扛上了。后面有近百名的妇女和小学生,他们是送饭的,有挑的,有抬的,有背的,有扛的,有挎着篮子的……
一颗颗参战急切的心,和一颗颗支援前线的心,交织在一起,使这支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越走越快,就像一阵风似的向前刮去,有的人跑的气喘呼呼,有的人身上汗如雨下,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抬土大炮的人,肩上都磨肿了,但是,任何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住大家前进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