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贫嘴楚才>第43章  佟佳如惠2

第43章  佟佳如惠2

“你想死?你竟敢折乌云珠的树!”他怒了,好像要马上把我弄死而后快。

“怎么了,主子你的梅园里的树还有主吗?”我说道。

他一记耳光扇了过来。我毫无防备,重重地打在了我苍白的脸上,我哭了出来。

“奴婢就是自作主张折了些梅来装点大书房的。奴婢有什么错。”我喊着。

他毫无后悔,狰狞了起来。

“你竟敢动乌云珠的树,你真的是想死了。”他吼了起来。他抓住我的肩膀来回猛力地摇晃。我手上的紫貂大氅和貂帽已经落在了地上。

“乌云珠是谁呀?”我也喊了起来。

我已经被他大力的摇晃弄得要变形了。他抓着我的手腕,一路出了大书房,走了很久,来到一间屋子里。

这屋子是个灵堂,是供牌位的,就一个牌位,上面清楚地写着爱妻伊尔根觉罗乌云珠之位。

看来拍马屁拍到了马眼睛上,并且是弄得马成了青光眼。

“跪下!”他恶狠狠地说道。

不跪也不行呀。

“乌云珠,今儿,我把这个奴才交给你,让你发落她。”他说道。

他出了屋子,命人用锁锁了门。

这屋子里三面墙全是裱好的油画,全是一个女子的喜怒哀乐,她穿着各种精美的华服,时而温婉地一笑,时而在花园里扑蝶,生动极了,原来乌云珠是弘晊心上的朱砂,即使是死了,可是虽死犹生。

过了两个时辰,没人经过,我喊了起来,喊了很久,还是没有生物经过。这屋子里没有暖气,我有些冷了。我马上在灵堂里跑了起来,月光,星光,还有这一屋子的画陪着我,我跑了一会儿,饿了,看着灵位牌前放着供品。有果子,有糕点,得了,我替这个乌云珠吃了吧。我三下五除二,把供品吃了精光。灵台前的跪垫上全是果核和糕点的碎渣儿。

到了深夜,这屋子更冷了,我跑个不停,若是停下来,我会被冻死的。龟孙子,你等着,我去见了塔瞻,我告状去,让他勒死你。

幸亏我的棉袍是貂里子的。我不停地跑,不能停下来,这个乌云珠也是,死了还有权处置人。

跑了一夜,最后黎明前,我已经累得不行,在跪垫上歇了会儿。我又从门缝里看日出,这感觉真是天下奇谈。

起初时,天还暗沉沉的,天还是一片的铁青,东方微有些白意,门缝里的远方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数厚毛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认得出。

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祈祷,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们忙活起来,起......起......用力,用力,我叫唤起来了,一轮美日,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线。只有门缝那么窄,但是亮呀,真够好看的,我的心在一夜冰冻之后又缓过来了。

太阳复活了,给予世间普照的光明!

屋子里慢慢地升温,我还活着,塔瞻,你等我。你也要活着。

不知道多久,门开了。

那个屎壳郎滚过的粪球儿进来了。

他看到的是,被冻红了耳朵,冻红了脸,冻红了手的我。

他看到跪垫周围的果核和碎屑,他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我,气得好像在说,怎么还没冻死?

他脸上的伊犁好像已经刻在了我的眼睛里,我又来劲儿了。

我过去把我的头埋进他的怀。他下意识地往后退。

“奴婢冷死了。奴婢是不知者不怪,昨夜乌云珠教训了奴婢了,她说那几枝梅是她托奴婢的手送给主子的,主子大可不必伤心。”我说道。振振有词。

他无话可说,他让得贵收拾好灵堂,命令换些供品,重新擦地。因为地上有我一圈圈儿跑过的脚印儿。

之后,我每到大书房,总会有梅,那几枝梅经常能吸引他的目光,目光里有我思念塔瞻一样的思念,我明白了,他最爱的女人是乌云珠,即使她死了。也对,死了才能被弄成最爱,这是人最有趣儿的不珍惜,这是世间万物的规律,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活着拥有的时候太过珍惜,这都是错的,太珍惜就要被天惩罚了。比如顺治帝和董鄂妃。比如曹植和甄氏。

汉末时期,上蔡令甄逸之女甄氏,生于光和五年。相传她的母亲张氏怀孕时梦见一个仙人,手执玉如意,立于其侧;临产的时候,看见仙人入房,以玉衣盖体,不久生下甄氏。甄氏三岁时丧父。相士刘良看了她的相之后说:“此女之贵,乃不可言。”甄氏自小至大,性格静好。八岁的时候,门外有马戏,家中人及诸姊妹都上阁楼观看,甄氏独不行。姊妹都觉得奇怪,问她:“老幼竞观,你为何不看?”甄氏回答:“这岂是女子所宜看的?”九岁学习读书写字,借长兄的笔砚使用。长兄说:“你当习女红,何用读书写字。难道想欲做女博士么?”甄氏回答:“古之贤者,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试。不知书,何由见之?”

时值天下纷扰,加上连年饥馑,百姓皆抛卖金银珠玉宝物以换取食物。因为甄氏家巨富,所以趁便宜收买储藏许多。甄氏对母亲说:“今世乱,何多买宝物?此取祸乱之端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兼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也。”举家皆称其贤。

及笄后甄氏嫁给袁绍之子袁熙。袁熙似乎不太懂得怜香惜玉,她生活苦闷,写下闺怨一类的作品。《古诗源》中收录了她所做的《塘上行》:“浦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果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品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贤豪故,捐弃素所爱,莫以鱼肉贱,捐弃葱与薤;莫以麻枲贱,捐弃菅与蒯;出亦复愁苦,入亦更苦愁。边地悲风,树木何蓊蓊;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东汉献帝七年,袁绍拥有冀、并、幽、青四州,但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得惨败。战乱之中,曹植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于此的袁绍儿媳甄氏,惊其艳丽,赠白马一匹助她逃返邺城,甄氏亦回赠玉佩以酬解危之谊。袁绍惭愤成疾,不久急愧而死,其子袁谭、袁尚为争权互相攻击,兄弟阋墙极大地消耗了袁军的残存的力量。曹操乘机猛攻黎阳,谭、尚大敌当前合兵一处,但还是保守不住城池,逃到了邺城。袁谭、袁尚势不两立,都想灭了对方而后快。袁谭兵力不如袁尚,反向曹操求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曹操借袁氏内讧完全消灭了袁绍的势力。

当时曹操的次子曹丕,年方十八,随父从军,城破后当即跃马径直到袁氏府舍。曹丕提剑下马,径入后堂,只见一个中年妇人,坐在那里独自垂泪,膝下有一个少妇跪着嘤嘤哭泣。那中年妇人是袁绍的妻子刘氏,少妇是袁绍第二个儿子袁熙的妻子甄氏。袁熙已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匆匆逃往辽西。甄氏满脸泪水,脂粉模糊,却似梨花带雨,一种娇羞情态,已是欲盖弥彰,动人怜惜。曹丕不由得动了心,他揽袖近前,替她拂拭泪痕,真是桃腮杏脸,美艳绝伦,有一种说不清的气息。曹丕即自述姓名,叫她放心。刘氏一听是曹操的世子,忙令甄氏下拜裣衽。甄氏含羞施礼,偷觑曹丕面容,一位翩翩少年,英姿潇洒,仪表风流,不由的勾动芳心,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曹丕。曹丕痴立多时,心思忽悠。

忽然听见外面人声嘈杂,原来曹操进来了。曹操问及袁氏家属,曹丕便入内引出刘氏及甄氏。曹操见甄氏沉鱼落雁的姿色,心里也怦怦乱跳,便问刘氏:“家里如何只留下你二人?”刘氏道:“子妇等并皆远出,惟次媳愿侍妾身,所以尚留在此;现蒙世子曲意保全,实为万幸。”曹操旁顾曹丕,见他两目痴痴呆呆地盯住甄氏,知道曹丕暗里动了情。曹植亦对甄氏念念不忘。曹丕急切无奈之下,对曹操说:“儿一生别无他求,只有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皇念儿虽壮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话已至此,曹操不好拒绝,便使人做媒,让曹丕娶了袁熙妻甄氏为妇,刘氏不敢不从,与甄氏商量,甄氏也无异言。当下择取吉日成婚。甄氏梳的发髻式样一日一换,据说她每天都见到一条口含赤珠的绿蛇,绿蛇以盘卷的姿态向她传授髻的各种梳法,因此甄皇后的发髻每日更新,称为灵蛇髻。一时宫女们人人仿效,她们的发式随甄氏的改变而改变。

曹操与曹丕为消灭群雄而奔忙,只有曹植因为年龄小而有余闲。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能撰写诗赋,他陪着这位多情而又美艳的少妇,消磨了许多风晨雨夕与花前月下的辰光;耳鬓厮磨,了无嫌猜。曹植与甄妃的浓情蜜意,已经快速升到难舍难分的地步。当年龄比她小的曹植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情意时,不知不觉中使甄妃陶醉在虚无飘渺的快意之中,于是毫无顾忌地施展出母性的光辉与姐姐般的爱意。渐渐地甄妃沉醉于曹植的才华之中,而曹植也予了她无限的柔情蜜意。

曹丕与两个弟弟曹植、曹彰,都是卞太后所生。曹丕素性猜忌,在他做魏王时,就将两个弟弟遣往他们的封国。甄妃再嫁曹丕时,曹植暗中悲愤,不过被曹丕捷足先得。曹丕也因此对曹植耿耿于怀。曹植以才情赢得了曹操的特别喜爱。建安十五年曹操于邺城建铜雀台,命诸子登台为赋,曹植援笔立成,做名篇《铜雀台赋》,曹操大为高兴并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寄望之殷切,溢于言表。但曹植性格狂放,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屡犯法纪,以致渐失父宠,在争当太子的斗争中败给了其兄曹丕。曹操去世后,曹丕篡夺汉献帝的皇位,命曹植出封临淄。监国灌均阴承曹丕的意思,弹劾曹植使酒悖慢,于是曹丕征曹植入朝,打算借故处死他,幸亏卞太后从中保护,曹植才得不死。但曹丕限令曹植七步成诗,诗必须以兄弟为题,且不准直说。曹植随口咏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此诗,心里也感到若干惭愧,但余恨终未消,贬曹植为安乡侯。

曹丕有许多内宠,其中最宠爱的是郭氏。郭氏不仅善媚,并且善谋,曹丕能够被立为太子,也是受益于闺阃。曹丕篡汉建魏,进郭氏为贵嫔,本来想立她为皇后,只因为前边还有甄妃,便拖延下来。曹丕对于甄妃和曹植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释怀,所以仅封她为妃,甄妃始终未能得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地位。郭氏为谋夺后位,多方谗间,曹丕听信郭氏的话,将甄妃留置在邺城。不久说她心怀怨望,平白地将她赐死。郭氏无子,独甄妃有一子名曹叡。曹丕立郭氏为皇后,将曹叡交与郭后抚养。

甄妃死后,有一次曹植入朝到宫里,曹丕将甄妃使用过的一个盘金镶玉枕头赐给他。曹植睹物思人,不免触怀伤情。回来时经过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并说出“我本有心相托”等语,曹植一惊而醒,方知是南柯一梦,遂就着蓬窗微弱的灯光写下一篇《感甄赋》,借洛河中的水神宓妃作为甄妃的化身,抒发蕴积已久的爱慕之意。赋中写他经过洛水,遇见美丽的洛水之神宓妃,相互发生爱慕,终因神人道殊,不能结合,最后不得不怅怅而别。文中这样描述甄妃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曹叡与父亲曹丕的做法一样,专任异姓,冷落同宗。任城王曹彰,在曹丕黄初二年就已经暴亡;甄城王曹植这时还在世,他被徙居于浚仪,心里时常怏怏不乐。曹丕死后,群臣本来想迎立当时为雍丘王的曹植为帝,因此曹叡即位后,对于他这位才华横溢而又深得人心的叔叔,产生了莫大的戒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徙封不已。后人有诗说:“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赋洛神。”

魏主叡嗣位时,虽已追谥生母甄妃为文昭皇后,但对于甄夫人冤死的情形,并不知道。相传甄夫人死时无人收殓,披发覆面,用糠塞口。但这件事被曹植听闻。太和四年,太皇太后卞氏病殁,曹植还都奔丧,乘间对曹叡述及甄夫人惨死情状,曹叡疑信参半,私下询问庶母李贵人,才知道曹植说的都是实情,不胜悲愤。于是命甄夫人的兄子甄象为太尉,持节赴邺城改葬甄夫人。并且改封曹植为陈王。曹植虽得增封,却仍然不被信任。虽然他屡次上疏自荐,希冀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始终不受重用。明帝太和六年曹植在抑郁中“汲汲无欢”而病逝于淮阳。因其被封为陈王,谥号为思,故后世多称其为陈思王。

曹叡得到曹植遗着颇丰,其中有那篇《感甄赋》,因牵涉到曹植与甄妃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行迹太过明显,就改名为《洛神赋》。曹叡到郭太后那里诘问甄妃的死状,郭太后忿然道:“先帝自赐彼死,与我何干?况你为人子,何必追仇死父,为前母逼死后母?”曹叡更加气愤,从此凡是郭太后的饮食服用,故意裁减,气得郭太后有口难言,郁郁而死。曹叡令内侍棺殓,像当初郭后对甄妃一样,只是表面上按礼仪治丧。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的。画中洛神乘车现于洛水之上,洛水之中大鱼护送着车子。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对于《洛神赋》一文的创作动机,前人历来对此颇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曹植见甄妃的玉镂金带枕,哀伤感怀而做,初名《感甄赋》,由明帝改为《洛神赋》,见于唐朝李善为《文选》所做的注文。也有人认为曹植与甄妃之事于史无证,胡克家在《文选考异》中认为这是世传小说《感甄记》与曹植身世的混淆,作品实是曹植“托词宓妃,移寄心文帝”而做。也有人认为“感甄”之说确有,如朱干在《乐府正义》中指出,但所感者并非甄妃,而是曹植黄初三年的被贬地鄄城。直到现在,甄妃与曹植的情事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晚唐李商隐感其事“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哀莫大于心死,千古悲情最终只是一段灰烬。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小时候读《洛神赋》读不懂,在清朝,我却读懂了。弘晊对乌云珠,我对塔瞻,如惠对那个汉大臣的公子,都是如出一辙,自苦多情空余恨。

“喂!主子,你能不能不那么深沉。其实一直我以为你只是逢场作戏,看来你心尖儿上的那个人挥之不去。其实乌云珠希望你别那么总打人,乌云珠说他喜欢你笑的样子。”我说道。他脸上的伊犁简直就是镀了金,耀眼呀。塔瞻你等我。

他回过神儿来,看到我,好像第一次见到我。

“嗯,那日我是气极了,以后千万别动那梅树,那是那年她嫁过来时,我和她亲手植的,都已经九年了,她已去了六年了。”他说道的时候居然哭了。

我的帕子不干净,但是还是借给他擦泪。他擦得脸都花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乐得不行。

“你笑什么?”他说道。

来送茶的依云也笑得不行。

“你们都笑什么?”他现在智商归零了,像个小孩子似的。

依云拿来镜子,他看了,瞪了我一眼。

“楚才,小年之前,我阿玛府里要举办一年一度的庆新年活动。你们春闲房也几个节目。”他说道。

古代的春晚吧,这真是打发思念的好主意,我把全过程写在了我给塔瞻的小本子上,让他也看到。

我和得喜当起了总策划。

节目是《飞天琵琶语》,对唱《北京一夜》,交际舞《蝶梦》。

我们一丝不苟地排演,因为能请怡亲王(十三亲王允祥),恒亲王(五亲王允祺),淳亲王(七亲王允佑),这个淳亲王有点特殊,是康熙的儿子中有残疾的一个,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有残疾,无法自由行走。当然也有几个亲王的儿子女儿们,我可能会见到兰儿呢。真想她,想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