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书华朝末世,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国君无道,贪吏横行,黎民百姓困苦不堪。
这一年,天垂异象,炎夏飞雪,江河泛滥,种种不祥,非止一端。更可怕的是,北方蛮夷夏族日渐势强,他们怀揣虎狼之心,垂涎大华沃土已久,随时都在备战南侵。
是日黄昏,朔风乍起,就在城门关闭那一刻,一神秘马队疾驰而至,他们也不管守城的兵丁如何呐喊拦阻,一个个纵辔加鞭飞快闯过几道哨卡,直奔宫城方向而去。
官兵们大惊之下,急忙吹起号角示警。宫城那边的御林军听到号声,赶忙弯弓搭箭严阵以待。
少时,马队渐渐靠近紫奥城玄武门,御林军当值首领魏威挥剑高呼道:“来者何人?速速止步。若再不停下,我们可要万箭齐发啦!”
“吁——”随着带头的一声吆喝,蛮横的马队总算停了下来,魏威这才看清,来者都是身着狐裘,腰挎月牙弯刀,正是令人谈虎色变的北夏族人。
为首的是一青年将官,见他从背囊中掏出一个金灿灿的信筒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华国的兵丁听真,我乃夏王可汗的第四子夏承奛,此次是专程来向你家皇帝递交国书的。书信在此,请接过去速速给你家皇帝龙目御览吧!”他说着一甩手将信筒丢了过去。
魏威接到国书后不敢怠慢,一面立刻派手下人转交给宫里的太监,呈送去宫里给华元帝御览,一面将信使请到馆驿歇息等待回音。
时上元节已过,但三宫六院里轻歌曼舞欢声笑语,仍荡漾着节日里奢华糜醉的气息。
近日御园里梅花正艳,一团团一簇簇,在莹莹白雪的掩映下,显得分外怡人。一位头戴掐丝凤钗,身着华装的美人,正流连于馨香花树之间。看她腹部高高凸起已是临产在即,此正是华元帝的最爱,皇后飘碧薇。
忽闻一串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抬头见是自己的贴身侍女寇莹跑来匆匆施了一礼,急道:“娘娘!大事不好了!”
“莹儿!瞧你冒冒失失地,要是惊扰到了龙胎,可有你好看的?”
“奴婢罪该万死,可此事与娘娘干系甚大,不由得奴婢不急呀!”
“哦!什么事儿呀?到是说说看。”
“皇上才收到一封来自北方夏族的国书,内容是向皇上提出两国和亲的。”
“哦!原来如此,可这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儿呀?如果他们确实出于真诚,那咱们就挑一位公主嫁过去好了!”
“娘娘意会错了,夏族蛮夷狼子野心,哪儿有什么好心眼儿,他们瞧上的不是公主,而是……”
碧薇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难道他们想要娶的——竟是本宫不成?”
见寇莹含泪点了点头。碧薇听了心急之下几欲晕倒,幸被身边众宫女扶住,一阵安抚劝慰。
寇莹道:“娘娘千万保重凤体龙胎,此时皇上正在碧霞宫等您商议对策呢!”
碧薇支撑着道:“快!摆驾回宫!”
碧薇乘轿心急火燎地乘轿回到碧霞宫,匆匆行进内殿见驾问礼。
华元帝见她回来,将手中国书递给她,道:“碧薇免礼,先看看这个再说。”
碧薇颤巍巍接过国书,细看上面的措辞极其强硬,看来如不答应,顷刻便要兵戎相见,于是,忧心忡忡地问皇上打算如何回信。
皇上并未直接作答,而是问她的想法。
碧薇思量片刻,愤愤道:“想那北方夏族觊觎我大华江山多年,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如今突然提出和亲一事,还偏偏选中了臣妾,如此丧尽天良的蛮横条件,为了就是要让皇上严辞拒绝,好不宣而战。”
“恩!说得没错!一面是祖宗基业,一面是朕的挚爱,这可叫朕如何抉择是好?”华元帝茫然惆怅道。
碧薇见状,将心一横,含泪道:“皇上不必为难,为免生灵涂炭,臣妾甘愿当一次国祭。请皇上放心,臣妾一到大夏族那边,便立刻寻机跳崖殉国,就是死也绝不叫任何人玷污了臣妾的清白之身!”言罢,泪如雨下。
华元帝听了默默背过身去,面向彤云密布的窗外。
碧薇苦叹道:“只是即便这样做,也未必就能挽救得了大华的命运呀!更是害了臣妾腹中未出生的龙嗣。”
皇上忽然转回身来,令碧薇意想不到的是,他已是满脸泪痕。华元帝上前一把将碧薇抱在怀里,哽咽道:“朕就算再儒弱无能,又怎能忍心将你送进狼窝里去?”
皇上言罢,抹了一把脸上泪水,愤然道:“来人,传旨下去,让御林军即刻将夏族信使扣押起来,召集京师全部兵马,准备与夏族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