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相见恨晚

对于五菱发动机,还有郑信拿出来的雷拓888发动机,孔德圣的好奇其实一直憋在心里。

但是现在。当答案摆在了,他的面前时。

孔德圣还有点难以置信。

为了搞好一个发动机,孔德圣可以说是搞了一辈子。

当年的孔德圣本来是从事军工方面的发动机。

但自从画圈圈后,伴随着一大堆部队也开始经商,孔德圣所在的工厂,自然也开始顺带制造民用汽车发动机。

结果所制造出来的发动机,不是因为噪音太大就是耗油太大。

而孔德圣当时年轻气盛,觉得不就是一个汽车发动机,于是便应自己一个晚辈的邀请。

来到了现在的雷拓公司,去协助研发民用汽车发动机。

但是路显然不是那么好走通的,渐渐的孔德圣自己也失去了当初的激情。

可当他已经准备过好养老生活的时候,郑信却突然给他带来了一丝曙光。

这个他从小看到大的孩子,不知从哪里,搞到了一套绕开了国外车企专利壁垒。

还性能极其强悍,技术先进的发动机和四驱系统。

如果说郑信拿出来的车型,他还可以相信是郑信自己设计出来的。

但是如果说发动机也是郑信设计出来的,他只会嗤之以鼻。

毕竟从小看到大的孩子,难道自己心里还没有点数吗?

一直以来,自己也只当是没去关心。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能真的看到设计者本人。

此时的孔德圣感觉自己连话都说不利索了,甚至交谈时语气都有些颤抖。

看到孔德圣的反应,郑信心里有点不好过。

毕竟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其实根本没有设计图纸,也没有拉到什么国外专家。

他只需要等待时间,等待水到渠成。

而孔德圣他们这群工作人员,却是实实在在的去付出心血,汗水的。

孔德圣自己顶着八十岁的年龄,天天在公司不知道研究到几点。

虽然有技术痴的原因,但何尝不是出于一腔爱国热血。

但现在,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去解释以后的,新图纸和新技术的来源渠道。

他只能把这些成果,都给推到了自己花钱招来的NPC上面。

毕竟你一次两次可以拿出来,说是买的,或者自己设计的。

但你要是动不动就能拿出来的话,那你就不是天才而是妖孽了。

郑信可不想被拉到中科院去,被切片研究大脑。

也因此,郑信就必须要有一个,技术来源的合理解释。

原本郑信是计划打算找一个海外华人,或者退休的外国汽车工程师来当白手套的。

但系统解锁了招募工人之后,郑信就第一时间放弃了那个计划。

并且用系统给的工程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方便拿来代替孔德圣的工作。

孔德圣毕竟太老了,他的同龄人没有去了地下的,基本都是在家里抱孙子。

如果孔德圣因为给郑信干活,而提前下去了。

那郑信可是会愧疚一辈子的。

所以郑信便决定,让薛策在工作中,取代孔德圣的主要位置,而孔德圣也能有一个自己可以请教的老师。

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孔老,我准备让薛老来担任新的技术总监,您的话上班想来就来,想走也可以走,工资我还是会照常发放,您以后就把研究当做爱好,您也该休息了。”

“不过,薛老在国外有些技术方面的东西,可能不一定适应我们华国,倒是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你可得多指出啊!”

"哪里哪里,只能说是互相学习!"

在郑信的撮合之下,孔德圣和薛策宋厂二人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对于一个技术痴来说,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技术了。

就像喜欢美色的人不会拒绝与美女交朋友,技术痴自然也不会有高技术的人,和自己交朋友。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郑信就发现孔德圣居然拉着薛策和宋厂二人,一起在食堂拼桌吃饭。

这对于郑信来说,可是一个稀罕事,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孔德圣在食堂吃饭了。

而看着二人在吃饭时,互相说说笑笑的样子,郑信本来还担心,孔德圣会产生被抛弃感。

现在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礼拜。

在这一个星期里,郑信除了工作外,最关心的就是看孔德圣和薛策宋厂二人。

而薛策和宋厂二人不仅很快的融入到了雷拓公司里。

就连孔德圣也出现了,早上迟到和下午早退的情况。

这对于郑信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意味着他不用担心,孔德圣哪天猝死在,工作岗位上了。

而发动机的研发项目,在薛策加入之后,整个发动机的研究进展,都在呈指数上升。

仅仅花费了不到一个半星期,发动机的所有测试工作,便全部完成。

还到达了量产的标准。

要知道这种工作进度,对于以前的雷拓实验室成员们来说,最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而随着薛策的加入,这直接极大的缩短工期。

这也成功的帮助薛策,在实验室的成员中竖立起了威望。

发动机的事情提前搞定,就轮到郑信该加班了,因为这个世界上车辆设计的落后,设计工作还非得郑信加入不可。

郑信每天都亲自带着员工们,对车辆的外形进行图纸绘制与内饰设计。

而最重要的电控系统和大灯的设计,则全都塞给了宋厂。

让宋厂愤愤不平的表示,这是在疯狂压榨他。

最后还是郑信许诺完成工作后,就放他去三晋嗨三天,他才停止了抱怨。

随后就是极度繁琐的测试工作。

测试工作可以说是郑信最头疼的工作,每天一堆各种各样的数据,要进行测试,还要出具测试报告。

最要命的是这些测试数据,其实郑信自己觉得根本没必要,主要还是为了给相关部门移交。

不过好在,这些工作其实并没有限制时间要求。

毕竟想要把大众这个品牌,给成功推出,那肯定是要等到参加完比赛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