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都市:从汽车开始的发家之路>第43章 安乐死计划与基金计划

第43章 安乐死计划与基金计划

而是双方平衡达成的结果。

就是一致认为,不方便去追究发动机来历,按照公事公办原则进行处理。

达成这一结果其实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要知道,郑信给的发动机技术,确实是没有任何抄袭专利的样子。

也就意味着是真正拥有完整自主产权的发动机。

虽然只是一个小排量的发动机技术。

但这对于华国来说,却是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

虽然华国自从画圈圈以来,经济就飞速发展,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已经隐隐约约有稳定世界第一之势。

而西洋老列强自然无法容忍这一局面。

于是就利用华国当初急于加入自由贸易组织的特点,故意留下了几道后门,来限制华国的科技发展。

这些后门,无外乎都是要求,不准设置行业壁垒。

而刚刚划了圈圈的华国,哪里懂得那么弯弯绕绕。

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还是很爽快的便签了下来。

觉得不就是市场公平竞争,我华国完全可以靠意志力,把这些洋货挤出去!

但等到开放之后,华国才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市场上看不见的手。

这些行业,靠着西方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以极快的速度。

就将原本的华国企业,给揍出来了市场。

等到华国反应过来,想要给予补贴扶持的时候。

市场的地盘早就全都丢光。

洋人看似好心的,允许产品进入华国市场。

实际上,却是来主动摧毁华国这些,处在襁褓中的初生行业的。

而当洋人成功摧毁,把华国原生行业的市场给挤没之后。

就立刻恢复了野心狼的样子!

高价专利费!对华特供版!科技限制!

直接砸的华国晕头转向。

当华国想重新拾起自己行业的时候,却发现已经完全扶持不起来了、

也因此,导致了华国虽然经济速度,发展的越来越快。

但是每年上缴的巨额专利费用也是急速上涨!

从医药到芯片!再从芯片到发动机!

国家不能不用巨额的税收,去保住一些基本盘的企业,以免将来受制于人。

同时不断的使用各种方法,去试图突破专利限制。

无论是商业间谍,还是公派留学生。

可以说华国是费尽功夫。

但奈何洋人早就将你给防的死死的。

别说是你华国人,就算是他们本土出生的华国人,都形成了一个不被录取的潜规则。

这甚至还让一部分海外的华国人,因此记恨上了华国。

认为是因为华国,才耽误了他们的前途。

每天帮着洋人天天唱衰华国,好盼着洋人轻视华国后,就能给他们放开限制。

但是华国的国运就好像是一只万里鲲鹏,又怎么会被一些蚍蜉给影响。

华国的国力远远不断的上升,这些小丑们就愈发的变得像个小丑。

而随着华国国力的上升,反而一些列强起了歪心思。

能够成为列强的国家,没有一个是白痴。

当华国放出亚欧再崛起计划时。

这些列强国家,除了世界老大漂亮国和倭国还有棒子国外。

只或多或少的暗送秋波,给自己留了一两条后路。

孔老的女儿,也正是拖了那拨后路潮,才能顺利的进入了奔赐公司中。

这些外国大企业,早就知道华国迟早追上来。

已经有好几个华国被迫需要突破限制的行业,被华国直接用国力给一力降十会,直接突破。

而突破后的下场,那些原来的行业都普遍过得非常惨。

他们早就养成了依赖华国巨额专利费的习惯。

根本没有能力去面对华国的新崛起行业。

华国在突破专利之后,往往只花了不到半年时间。

就会把这些原本高额利润的行业,变成卖白菜行业。

也因此,这些跨国科技产业,还有列强也都知道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绝对不可以把华国给逼急了!

一旦把华国逼急了,那么华国直接一道降龙十八掌。

十几亿人的内力,直接把你的行业产品给打成白菜价。

所以这些行业便纷纷换了策略。

像华国现在的各种合资工厂,其实都是有极大概率,技术被华国给偷学过去的。

但是这也正是列强们共同达成共识的安乐死计划与基金会计划。

什么是安乐死呢?就是通过注射药剂来避免病人临终前太过痛快。

基金会计划是什么呢?这就是要涉及到洋人普遍流行的一种避税手段。

洋人在国外,虽然有着巨额的遗产税,但是这遗产税却只是对普通人收的。

洋人的大富豪,都会在死后,把遗产给托付给所谓的慈善基金。

这样一来,就可以绕过遗产税,来让自己的后代依然获得遗产。

而在行业方面的安乐死计划,就是逐渐的将一些技术,在华国即将突破时。

给突然降低到几乎白菜价专利费!

这对于一些洋企业来说,不亚于是壮士断腕的痛苦。

但是却可以让华国对于那些技术的突破,陷入鸡肋情况。

你说突破吧,现在专利费的价格已经很低了。

你不突破吧,可前期都投入这么多了。

也因此,华国对于一些关键行业的突破进度,直接进行了保密处理。

而那些洋企业,就能靠着专利费去继续度过残生。

但这样一来,这些企业也就不可能,靠着高额专利费,去继续更新迭代技术。

因此也就被称为了是安乐死计划。

而基金会计划就比较恶毒了。

外国搞得合资工厂,虽然是合资的,但是里面的股份却有五成以上是华国的。

也因此,这些外国工厂,,往往会对合资工厂毫无限制的,,给予自己的制造技术。

这样一来,在名义上这些合资工厂,生产出来的其实都是国产货。

华国对于这种情况是非常无奈的,毕竟人家只是外国人入股,本质还是中国企业。

而洋企业们,就能靠着这些合资工厂获得利润的,去继续研发新的技术,新的专利。

所以也就被形象的称为了基金会计划。

也正是因此,郑信的发动机技术才引起了朝廷的震动。

他们甚至以为是某个汽车厂家,决定执行安乐死计划了,所以选择了雷拓,作为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