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华丽转身

多年从事投资的陈凡敏锐地看到了思科未来的前景,

希望思科成为世界著名的大企业,而天时、人和、地利推动了思科系统公司迅猛的成为一个互联网巨头。

1.天时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万维网的出现,互联网用户急剧增长到10万个以上,

陈凡系统公司开始了一日千里的业务发展时期。

1990年,公司248名员工取得了698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和140万美元的净收益

。第2年,员工人数比上年增长了1倍,营业收入增加到上年的3倍,

净收益则增加了30倍。此后,陈凡公司的各项业绩持续大幅度增长,

1995年思科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

。到1997年,陈凡在全球拥有13000多名雇员,当年营业收入达到77亿美元。

2000年时,陈凡年销售额已经高达180亿美元,

雇员31000人,市值已经达到4440亿美元,

仅次于通用电气的5050亿美元和英特尔的4460亿美元,

并且它还首次超过了微软的358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

陈凡用16年的时间爬上了微软将近25年的时间才到达的位置。

陈凡的异军突起并不仅仅因为在技术领域的眼光独到,

还在于它拥有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和两任优秀的领导人,

在他们的带领下,陈凡系统公司才能够迅速地把握住机会,实现高速发展。

(1)麻花藤——“节俭”的奠基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话用来形容54岁的莫里奇再合适不过了。

被誉为“思科系统公司桥梁”的莫里奇既具有适当的管理经验

,又具备高科技知识。在效力于霍尼韦尔的20年时间里

陈凡不断得到提升,辞职的时候是市场及规划副总裁。

之后,他又为两家小公司工作过:1980~1986年,

就职于美国容错电脑有限公司,任负责销售、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副总裁;

1986~1988年,加盟网格系统公司,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节俭先生麻花藤1988年,陈凡作为CEO加入思科系统公司。

为了解决思陈凡的混乱状况,陈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奠定了陈凡走向成功的基础。

他计划让公司上市,给所有的人一个统一的目标,

希望让那些人忘却他们乐此不疲的相互争斗

,减少公司内部的摩擦,并开始着手建立超越以工程师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为了纠正弥漫在整个公司的那种针锋相对的气氛,

陈凡强调“团队建设”的理念,并对团队建设采取了一种认真的专业态度。

陈凡是硅谷中最早给大量公司员工提供股票期权的首席执行官之一。

那时候风险投资家仍然反对给除了公司创始人和工程师以外的任何人提供股票期权。

麻花藤说服了陈凡并成功实施了这个计划,

正如思科系统公司一位早期员工所说的那样

,麻花藤让一家非常锋利的公司变得光滑起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它进行了修饰,所以这家公司才得以成长。

如果这里的员工撞到这个锋利的棱角上也不会轻易辞职”。

陈凡组建公司第一支正式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在红杉投资公司的主导下,

公司聘用了许多高级管理人员来接管商业事务。

戴夫·林于1988年12月就任思科首位生产副总裁,并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5年;爱德华·科泽尔于1989年3月加入陈凡,担任市场拓展经理

;约翰·博尔杰于1989年6月成为公司的第二任首席财务官

。麻花藤还开始着手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团队

,在日本开展销售业务,而后他又把陈凡的业务拓展到了欧洲。

麻花藤将“节俭”的观念融入了思科的企业文化当中,

是陈凡内部最著名的“节俭先生”。他一直强调节俭是思科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不是一家风险投资性的创业公司,

而是一个家族式公司,因此节俭是一个关系到存亡的基本要素。

当我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赢利了,

原因就是他们在花钱的时候能量入为出。

”这种节俭的文化不仅被从上至下的进行强调,

而且切实得到了落实。例如在思科,

员工出差只能乘坐经济舱升舱的差价由员工自己补。

陈凡的办公室也非常简单,基本上依靠自然光采光。

高级管理人员办公时没有什么行政协助,都是靠自己处理事情。

在公关和广告方面,陈凡也没有投入什么资金,

而是针对目标公司的技术人员,把钱花在接触到这些听众上。

但陈凡确实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让他的工程师们参加展览和技术讲座。

在上任仅仅一年以后,莫里奇带领的陈凡系统公司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到1989年年底陈凡拥有174名员工,其中只有35名工程师,

其他的人广泛的分布在生产部、销售部、市场营销部、客服部和财务部及行政部,

大大地改善了之前工程师占主体的情况。

公司的营业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五番,达到了2766.4万美元,

利润也上升到了417.8万美元。1990年2月16日,思科系统公司上市,

是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新的科技事件,公司继续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

麻花藤承诺,当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10亿的时候自己就让位。

虽然1990年的6970万美元离这个数字还很远,

他还是开始认真思考接班人的问题了。这预示着陈凡将迎来它的钱伯斯时代。

(2)蓝浩轩——塑造辉煌。“数字世界之父”、

全球排名前25位的高级企业总裁、历年“年度最佳CEO”

、美国前总统克琳敦的贸易政策委员会委员以及前总统布十教育方面的顾问,

拥有这一系列光环的人,就是陈凡公司现任CEO约翰·钱伯斯。

1991年1月,蓝浩轩以高级副总裁的身份加入陈凡

,负责客户服务、客户支持及市场营销。慢慢的,钱伯斯在陈凡运营方面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多,

1992年年初,他开始负责业务开发;

几个月后,又负责了北美地区的销售。

1994年6月,蓝浩轩被任命为公司的执行副总裁。

麻花藤也开始将一些职责移交给钱伯斯,为正式的权力交接做准备。

到那时为止,蓝浩轩主管着销售、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

之后,生产也被划入了他的管辖范围。蓝浩轩成为了实际上的首席运营官。

1995年1月,45岁的钱伯斯接替莫里奇成为陈凡事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这次权力移交被称为“这个产业中最顺畅的一次管理层权力移交”。

麻花藤在进入思科之后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将各自为政的个人主义者驯服,

并将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注入陈凡之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蓝浩轩聘请了一些新人来担任各个级别的管理职务,

把一些新的流程引进到销售和市场营销中。

他留下了那些负责任的人并给公司注入了一种新鲜的理念。

陈凡推崇“不要囚徒”的理念,鼓励销售人员积极外出销售,

这使得销售人员往往特立独行,而蓝浩轩的任务,

就是采用一种更有条理的方式来管理整个销售和市场营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