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粮食

田欣兰最近正头疼的紧呢,眼看着青州漳州的灾情越来越严重,已经有不少的嫔妃去夏侯骏烨耳边吹风献计了,她才和夏侯骏烨闹完脾气,正一心想着法子在这两州的灾情上做些补救,哪里有心思去惩罚海杏。

所以海杏这才有机会从盛宁宫里溜出来。

戴觅云一听,心下觉得有些意思,这事儿连朝中的大臣以及夏侯骏烨都没有对策,海杏一个小小的宫女,能想出什么法子?

“你有什么好计策,倒是说来听听。”戴觅云依着竹椅坐了下来,饶有兴致的看着骨瘦如柴的海杏。

桌子上摆放着一盏凉茶,是戴觅云自己查阅完高科技手表之后特地配制的,当中分别有黄天竹、鸡血藤、蒲公英等数味药材,这味凉茶能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最适合她这种以后都要在户外奔忙的人饮用。

住在芳菲苑的好处便是,她可以随时随地就地取材,像黄天竹这等药材,可不是外头的药铺子里能随便买得到的。园子里的奇珍异草,可丝毫也不比西亭国的要少。

戴觅云抿了一口,登时觉得劳动的疲倦消减了一半,于是给海杏也倒了一杯,却并未急着给她。

海杏老老实实的低着头,小声道:“海杏的老家是一个叫做湘南的小村庄,南临洪朝,海杏只记得,在小的时候,经常见到一些官兵模样的人,一到收成的季节,就闯进民宅里强抢粮食。抢来的粮食都偷偷的装在马车里,以低价卖给了洪朝的商人,听闻这米一旦到了洪朝那边,价格至少要翻上两三倍呢。”

洪朝这个国家,饶是戴觅云这个新来的也曾听说过,洪朝通常都会拿来和西亭做对比,西亭地域狭小,洪朝地域广袤;西亭农作发达,洪朝农作落后。洪朝的人数约莫是西亭的两倍,而稻谷的产量却只有西亭的三分之一,故此,洪朝还有许多百姓都还停留在吃糠吃树皮的水平,日子过得和难民一般的艰辛。

大抵是湘南那边的衙门里有人起了贼心,加之朝廷疏于管理,便强抢百姓的粮食拿去变卖给洪朝。

戴觅云喝水的动作放慢了下来,半晌,才若有所思的问:“以前这样,那现在呢?”

“现在官府可变聪明了。”海杏现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家,还是会听到家中的人提起粮食的事儿,“从前湘南的府衙被告到了上头去,消停了两三年,后来新来的知府老爷便变得聪明了,如今朝中规定每年每户人家必须缴纳一担大米,那知府老爷便给我们定制了两担的任务,剩下的那一担,自然就拿去卖给洪朝了。”

海杏家中倒还好,因为有夫人的特别关照,特地去衙门里知会过,一年下来,倒从来没有多征收一粒粮食,只是,像她们家这么幸运的家庭毕竟在少数,有许多人勤勤恳恳的种了一年地,到了最后反倒是颗粒无收。

戴觅云想了想,把另一杯凉茶递给了海杏:“喏。喝些吧。这是我自制的凉茶,能清热解毒。”

对于海杏这一些时常需要通宵熬夜的宫女来说,这味凉茶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佳品。

海杏小心的接过,感激涕零的说了声谢谢。

人与人之间也讲究眼缘,而这位戴大人,让她觉得十分亲切,有几分像她的义母,都是明理的主儿。

戴觅云在听完她的话之后,却是陷入了沉思。海杏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很明显了,她是想让夏侯骏烨带着人马去两国的交界处截运粮食,这样一来,非但能缓解两州之间的灾情,更是能一举抓获一众赃官。

且不说海杏所说的是否属实,即便是真的,戴觅云也不敢轻易的用此事去夏侯骏烨那里邀功讨赏啊。

她只是个小小的掌农女官,而这件事已然涉及到了朝政大事,自古以来,不经皇帝允许,后宫涉政的嫔妃都会有重罚,更何况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种菜芝麻官呢?夏侯骏烨当日不肯告诉她,就是表明了他不愿意自己参与朝廷之事。

“你所说的我都知道了。”戴觅云勾勒起薄润的唇瓣,“海杏,你这些怎么不和盛宁宫中的那位说呢?你要是说给她听,只怕她是会重重有赏的。”

海杏赶忙放下了杯子:“戴大人,海杏不求大富大贵,也不求什么名利,海杏只求能在宫中安稳度日,能让宫外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话已至此,戴觅云已经明白海杏的意图了,她倏地从椅子里站起来,柳眉舒展,自带着三分笑意:“好了,方才我不过是与你说笑罢了。你且先回宫去吧,切记,今天你与我说的事情,千万不能告诉第三个人。”

她怕的是海杏和自己会惹上祸端,在这深宫中,一步错,全盘皆输,她已然提前体会过了那种滋味。

“海杏明白。”海杏是个聪明人,自然知晓这个道理,和戴觅云再说了一些话之后,海杏带着一些寻常的鲜花种子,匆匆的走出了芳菲苑。

不远处的墙角之后,小福子缩紧了脖子,隐隐约约的听见芳菲苑里传来了对话。

“海姑姑慢走,记住,这种子不能浇太多的水。”戴觅云的声音清脆悦耳,穿透了空灵的上空。

那旁的海杏则是朝着她福了福身子,笑道:“明白了,多谢戴大人指点。”

此时,外头来来往往的人还有许多,故此,戴觅云要海杏配合她演了这么一出戏,为的便是掩人耳目。海杏倒也是机灵,演的像模像样,完全看不出破绽。

戴觅云在海杏转身之后,自己也折回了芳菲苑。

不远处的小福子看见她又重新回到地里,急忙跑向御书房向夏侯骏烨汇报方才他所亲眼看到的事情。

御书房。

夏侯骏烨看着越堆越高的奏章,心烦气闷的把手头的这一份摔在了桌子上。

两州发生灾害已经过了五六天,他已经下令把粮库里的粮食全部发放了出去,但也只能缓解这数万灾民的几日生活,要想彻底解决,除非去邻国购买,可是这需要一笔非常庞大的资金,以及时间,终究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他看着朝中这些臣子们一个个写上的觐言,却是没有一个能派的上用场的。

对面的胡不畏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看着足尖的眼睛里忽然闪过一丝阴戾,这小皇帝,在他面前发什么脾气?他最近是越来越有能耐了,竟敢公然与自己挑事了。

“胡太傅……”

胡不畏这边还没想完,就听见夏侯骏烨冷着声儿在叫他。

“臣在。”他急忙卑躬屈膝的应答。

“依你看,这件事该如何处置?”夏侯骏烨横眉冷竖,这件事情朝中上下所有的人都发表了意见,唯独只有胡不畏不曾说过半个字,往常的时候,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夏侯骏烨多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从胡不畏的意见。

这只老狐狸心中想要什么东西,夏侯骏烨清楚的很。这一回事关人命,他倒是想听听看,胡不畏会说出什么宏言壮论。

“皇上。依微臣看,眼下最重要的是,能解灾民的饥饿之疾。”胡不畏双手恭敬的拿着笏板,目不斜视的说。

“太傅说的是。”夏侯骏烨散漫的倚靠在龙椅上,随便的一个坐姿,却坐出了风华绝代的感觉,“那么,太傅说该如何解决呢?”

“回皇上。微臣知道,在南康有一个马场,专门生产米糠,原本是给马儿吃的,屯了约莫有几万斤的米糠,不如向马场购买一些米糠,分赠给难民们吃,一来可以解决民疾,二来,能省去好几倍的资金呢。”胡不畏说这话的时候,唇角带着浅浅的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朝中其他人的意见他都了如指掌,不是太费资金,便是不切实际,而他这个做法,非但能给夏侯骏烨省下一笔钱,还能从中牟不少利润,更难能可贵的是,能让百姓尽情的吃个饱,纵观上下,似乎为今之计也只有采用他的这个法子了。

夏侯骏烨听罢,不由得拊掌大笑了起来,一双明灿灿的眸子深不可测,明明带着笑意,却让人不寒而栗:“不愧是胡太傅,真是替朕想了一个两全其美之计呢。”

“皇上谬赞了。”胡不畏洋洋得意的挺直了腰板。所谓姜还是老的辣,他这数十年不曾动摇的地位,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换来的?

“哼,太傅可知道,米糠吃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夏侯骏烨的语气骤然一变,变得冷冽而可怕,如同一把把森冷的钢刀,叫人心慌胆战。

“臣不知。”被他当面一吼,胡不畏的面色有些难看,他自幼就出生于官宦之家,到老了也没吃过半点苦头,米糠是什么滋味?他不知晓,他也不必知晓。夏侯骏烨不过是个刚开始有些能耐的皇家宠儿罢了,难道夏侯骏烨就能比他还要了解这米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