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平淮南大战李重进
杜太后设金匮之盟
上回说到高怀亮一杆枪连挑六大骠骑将,把李重进手下四大战将吓得立时收兵。
高怀德一见大喊:“众军听着,活捉敌兵将者有赏。一起冲杀。”
宋军听了奋勇冲杀,一直把李重进大军杀回淮北城闭门不出了。
高怀德与韩令坤带人把城团团围住,每日攻城。
这一日,赵匡胤大军来到,高怀德与韩令坤上报了军情。
赵匡胤对赵普说道:“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
赵普沉思了一下,说道:“李重进手下四大战将吴林峰、卢子琪、姜明生、沈玉海都在此,那么李重进与他手下大将孤独混呢,他们都没露面吗?”
韩令坤说道:“一直也没见过他们的面。从他们起兵到今,一直都是四大战将带领六大骠骑将军冲锋陷阵。”
赵普说声:“坏了!如此说来,这是一支疑兵。李重进和孤独混已经带人从另一条路奔了汴梁。”
赵匡胤听了说道:“既然如此,那先生预料他会走哪一条路?”
赵普说道:“这李重进多谋善断,既然布下这支疑兵,那他就不会明目张胆的进攻汴梁。我们这一路而来,也没见到什么兵马。看来他应该从杭州直奔淮南,从淮南聚集调兵,然后从周口进攻汴梁。”
赵匡胤听了,随即留下高怀亮与韩令坤带人与李重进手下四大将纠缠,命潘仁美、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琪、李处更率领大军连夜启程,直奔淮南以北拦截李重进。
赵普不愧为大宋军师,所料一点不差。李重进命所谓的四大战将与六大骠骑将带兵与宋军周旋,本人却带领孤独混秘密杀到淮南。
李重进带着精锐部队来到淮南驻扎,真正的四大战将与六大骠骑将全都在此。从杭州一路进攻大宋的四大战将与骠骑将全是假的。
军师叶飞明说道:“主上,那赵匡胤大军已经出了汴梁,直奔淮北而去。我们正好趁汴梁空虚,一举进攻,必能推翻赵匡胤。”
李重进笑道:“不用担心。那赵匡胤上了我的当,如今把大军都调去淮北作战。我们从淮南奔临泉,走周口,那汴梁城便近在咫尺。还怕不能打下汴梁城么?”
叶飞明笑道:“主上,此事宜速不宜迟。还望主上急速发兵才是。”
李重进说道:“歇兵三日,兵发临泉城。”
三日之后,李重进大军开拔,到了临泉城,守将郑天亮亲自迎接进城。
歇兵一日,大军又奔周口而去。
这一日走到周口南,刚进了河南地界,只见漫山遍野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宋军一起高喊:“活捉李重进。”
只见山上一员大将,头戴天王盔,身穿连环甲,斜披绿萝袍,手拎大刀,高喊一声:“李重进,俺石守信候你多时了。如今你已进入埋伏,还不快快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李重进大军见了不由都惊慌万分。军师叶飞明说道:“不好,赶快保护主上撤兵。”
四大将一起上前把李重进保护起来,回转马头就往外冲杀。大将孤独混一条大棍带领六大骠骑将断后。
石守信见李重进要跑,吩咐开弓放箭。只见山上雕翎箭就像漫天飞蝗一样射向李重进大军,人马被射死无数。
孤独混带领六大骠骑将拼死冲杀,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只见王审琪带人杀来。孤独混刚甩开王审琪的部队,迎头又被李处更截住,一直杀了一天一夜,这才杀出重围,再看手下,只剩了不到二百骑,六大骠骑将也死了三位。
孤独混带着残兵败将,直奔临泉城败去。到了临泉城外,只见李重进率领四大战将正在与宋军决战。
原来高怀亮与韩令坤率人攻破淮北城,留下战将镇守,随后带兵前来增援。正遇到李重进大军败退,高怀亮与韩令坤率人截住,就是一场厮杀。
孤独混刚杀进战场,与四大将把高怀亮、韩令坤等人围住,正在交战,只听北方一阵号炮响,潘仁美、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琪、李处更率领大军追来。
李重进拎起兵器带人向南突围,石守信与王审琪前来围劫,被吴林峰、卢子琪拦住。
潘仁美与高怀德率人直追,被姜明生拦住。潘仁美喊道:“高兄前去追李重进,把这人交给我。”挥动大刀就来迎战姜明生,被姜明生一枪打下马来。高怀亮见了,急忙前来救护,一杆大枪救了潘仁美,与姜明生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那姜明生本事十分高强,一条大枪使得出神入化。高怀亮一百三十六路霸王枪使完了也没能把他战败。只好转马就走,姜明生随后便追。
高怀亮跑着跑着想起义父杨衮的拿手绝技走线铜锤,虽说自己没学会,但是链子锤身上也是带着一个。
想到这里,高怀亮把链子锤取出来,瞅准机会一回身就打了出去。只听一声响,正打在姜明生面门上,把姜明生打了个满脸开花。
高怀亮一见打中,回身一枪把姜明生挑下马来。
再说李重进,被高怀德追的落荒而逃,身边沈玉海也被高怀德一枪挑死,只剩了百十个护卫,一路奔淮南跑去。
赵匡胤大军随后追到淮南,把淮南城团团围了。
李重进身边只剩下了军师叶飞明,连忙问道:“军师,这可如何是好?”
叶飞明说道:“如今四大战将与六大骠骑将都已阵亡,只剩了个孤独混下落不明。咱们没有退路了,只能开城投降。”
李重进叹了口气:“还不如开始就服从那香孩儿,如今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啊。我说军师,你写了降书顺表带人开城投降吧。”
叶飞明说声遵命,写了降书顺表,带人打开城门递交去了。
李重进走到后堂,聚集了家眷,说道:“想当初我不服从赵匡胤,发起兵变。如今只落得大败而回。如今淮南城一旦被赵匡胤进来,怕是饶不了我的家眷。你们都相互绑起来,都捆的结结实实,只等赵匡胤进城,一起请罪吧。”
大家听了,都互相捆起来,一家二百余口人全都上了绑绳。
李重进见都捆绑完毕,亲自把老婆孩子也捆了,说道:“今生我对不住你们,来生都投个好人家吧。”说完一把火烧了内宅,李重进坐在大厅哈哈大笑,跟随家人葬身火海。
叶飞明带人打开城门,递了降书顺表,迎接赵匡胤进城。走到十字大街,只见帅府火光冲天,知道李重进自焚了。叶飞明流泪说道:“主上,你为了保全我们,自己却走了。”说完,从马身上,一头撞到砖地上,撞了个脑浆迸裂而死。
赵匡胤叫人扑灭了火,把李重进一家尸体收拾起来,又把叶飞明尸体放在一起,令人厚葬。
至此,大宋开国以来,内患已除,逐步走上稳定的路线。
这一日,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赵廷美到后宫给母亲杜太后请安。杜太后说道:“都起来吧。”
赵匡胤弟兄全都起身。杜太后对赵匡胤说道:“你如今虽贵为一国之君,可不要忘了前车之鉴啊。”
赵匡胤笑道:“母后如何说出这样的话?”
杜太后说道:“难道你忘了你的江山是怎么来的么?”
赵匡胤听了说道:“儿不敢忘。”
杜太后说道:“不敢忘便好。那周朝小皇帝年幼,被那范质独霸朝纲,陷害忠良。如果周朝有年长者持政,那范质又岂会翻起大浪?你与这皇帝也就无缘了。”
赵匡胤笑道:“母后说的是。”
杜太后说道:“我如今身体有恙,怕是没有多少时日了。我临去之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这皇位啊。”
赵匡胤说道:“儿如今尚不足四十,如何就放心不下了?”
杜太后听了怒道:“你还好说。如若你将来长寿还则罢了。可是你一生戎马征战四方,伤劳气血筋骨,就怕你大去之时,皇子年幼。那时皇朝还能永固吗?”
赵匡胤弟兄三人见太后发怒,全都跪下。
杜太后让内侍官传来赵普,对赵普把这事说了,临了让赵匡胤弟兄三人出去,暗自对赵普说道:“你是我儿身边的忠臣,又是个正义之人。实不相瞒,我儿匡胤出生天生异象,我怀光义之时,梦见有神人捧着一条赤尾龙放入我腹中。就怕将来为了皇位骨肉相残。如今趁我还活着,如若匡胤一旦大去,就把皇位传于光义。你把我说的话记下来。”
赵普只得遵命,把杜太后的话写在圣旨上,加盖了太后大印。杜太后叫放到金匮玉匣之内善加保管。
一月后太后驾崩,全国举哀三日,葬于永安陵,追封昭宪皇太后。
这一日,赵匡胤召见赵普,问道:“先生,为何唐末以来,短短数十年,人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征战无休?我欲熄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先生可有什么办法?”
赵普听了心内一惊,知道这是皇帝怕有人谋反。便说道:“纵观古今,拥兵之重者造反易,民间草莽虽说也有起兵者,但成大事者少。”
赵匡胤点点头:“先生可有永保太平的方法?但说无妨。”
欲知赵普说出一番什么话,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