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大宋英雄神话传>第六回 李守杰苦心劝父帅 翟守珣真心忠大宋

第六回 李守杰苦心劝父帅 翟守珣真心忠大宋

第六回

李守杰苦心劝父帅

翟守珣真心忠大宋

上回书说到李均正在书房闷坐,从人进来说的:“启禀太尉,京城派来使者,请太尉接旨。”

李均听了说道:“告诉来使,就说老夫久病在床,无法接旨。”

这时李守杰进来说道:“父亲不可。”

李均说道:“我乃是先朝重臣,那赵匡胤是个什么东西?也配给老夫下旨?”

李守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那赵匡胤已经坐了大位,受满朝拥护,军民爱戴。我们岂能违背天意?一旦惹了那香孩儿的脾气,发起大军征讨,咱们胜负尚且不说,军民可是免不了一场生死浩劫啊。”

李均听了不以为然,李守杰跪在李均面前,放声痛哭:“父帅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辽州军民想一想啊。”

李均听了双眼流泪,扶起儿子,说道:“为父听你的,前去接旨。”

父子二人来到帅堂,聚集了众将准备接旨。

使者齐珲来到帅堂,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念检校太尉李均,镇守辽州有功,特封兼中书令,归阙重任。钦此!”

李均谢恩已毕,叫人安排酒宴盛待使者齐珲。不一时,偏殿宴席摆好,李均请齐珲入席。

齐珲到了偏殿一看,只见正北墙上供着周太祖郭威画像,心里不由就是一惊,暗想:“这李均本是郭威手下骁将,怀念旧主也说得过去。可是如今这场合怕是不宜,这岂不是反对新君。”想到此处,齐珲哈哈一笑:“听人说李太尉是个怀旧的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差。足见你有情有义,必会为朝廷尽忠尽责。”

李均部下见了,全都吓得不敢出声,这一但传到赵匡胤耳朵里,可是谋逆大罪。

李守杰赶紧说道:“还望使者莫怪,我父帅昨晚喝醉了,想起旧主就把这画像挂了上去。”说着叫人赶紧取下来。

李均见了,冲着画像嚎啕大哭。

齐珲闹的吃也不是,坐也不是,只好告辞回朝。见了太祖赵匡胤就把此事说了一遍。赵匡胤传来赵普一起商议。

赵普说道:“想这李均表面依附,心里一直怀念旧主,此乃不祥之兆。如若汉主刘均一旦和他私通,必将起兵伐宋。”

赵匡胤说道:“我有心重用他,如若他真要反我,那也就只有舍弃了。”说着叫人取过笔砚,亲自写了一道圣旨,盖了印绶,命人急速送到辽州。

李均看了圣旨,传来李守杰说道:“儿啊,如今汉主派来使者与我商议出兵伐宋。赵匡胤又传来圣旨封你为皇城使。你去京城走马上任吧。”

李守杰说道:“父帅,一旦起兵,将会生灵涂炭,还望父帅慎重。”

李均说道:“那是我的事情,与你无关。”

李守杰跪下说道:“父帅,您若是起兵,儿将会用一腔热血为您祭旗。”

李均听了大怒:“你这个逆子,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就是这样孝敬我的吗?”

李守杰哭着说道:“赵匡胤善待周朝遗臣,两次下旨安抚。我们不该反他。”

李均说道:“他若是个忠臣也就罢了,好不该趁少主年幼谋了大周江山。你说保这样的人作甚?”

李守杰说道:“只怪那奸臣范质相逼,若不然他也不会反。”

李均说道:“那好,趁赵匡胤封你为皇城使,你可先去京城面谢皇恩,顺便探探路,一切等你回来再说。”

李守杰只好来到京城,见了赵匡胤跪下行礼。

赵匡胤见了双手相扶,说道:“太子请起。你怎么会来到这里?”

李守杰听了,以头驻地,恐慌的连连说道:“陛下怎么说我是太子?这定是有人陷害我父子。”

赵匡胤笑道:“朕听闻你几次劝你父亲服从朝廷,但你父亲就是不听。所以把你派来,借我手把你除掉。你回去告诉你父亲,就说我没做皇帝之时,他愿意做什么都与我无关。如今我做了皇帝,他这个做哥哥的怎么就不能让我一步呢?”

李守杰回了辽州,把这话告诉李均。

李均听了大笑:“这个赵匡胤真是无理之极。”唤过手下师爷,叫把赵匡胤谋朝篡位大状罗列出来,撰写布告四处张贴。招兵买马,要反大宋。

消息传回大宋,赵匡胤正在后苑接待张永德。

上文说过,赵匡胤共下了三道圣旨,一道下到李均处,这李均要反。一道下到扬州,命韩令坤携旨替换李重进,把李重进调防青州,只因路途遥远,至今尚无回报。第三道圣旨下到檀州张永德处。

张永德接旨,思量再三,最后决定回京面见赵匡胤。两人见了面,赵匡胤甚是热情,把张永德封为侍郎,授武胜军节度使,约到后苑接见。

两人畅谈往事,依然像以前一起打仗的时候一样,用大杯饮酒。畅谈甚欢。

赵匡胤说道:“我说驸马公,如今四海平邑,唯有汉辽是我心腹大患,你可有良策教我?”

张永德说道:“后汉兵力虽少,但都精悍,又有辽国相助,我们不易攻取。臣以为,应该设游击军,干扰他们农事商业。同时派遣使者沟通,断绝他们的相互支援。那时便可以慢慢的攻取后汉。”

赵匡胤听了很是赞赏,君臣二人正在饮酒畅谈,只见赵普进来。

赵匡胤说道:“丞相有事尽管说,张永德乃是我手足之将。”

赵普说道:“启奏陛下,今有李重进手下翟守珣觐见入朝,李重进拒绝调动,韩令坤依然回了扬州。翟守珣奉李重进之命,前去约泽路节度使李均起兵反宋。翟守珣念及天下太平来之不易,因此入朝报信,请求制止良策。”

赵匡胤听了,问张永德:“依驸马之见,该当如何?”

张永德说道:“那李重进乃是柴王表兄,我又是柴王妹夫。我是念及天下苍生,太平来之不易。他是念及周朝覆灭心有不甘。故此臣守好自己职责便是。”

赵匡胤听了笑道:“人各有志,不能勉强。我一心待他,是念及往日旧情与他的才能,他如今反我也有他的道理,我不怪他。”

赵匡胤说完,又对赵普说道:“替朕传旨,命翟守珣劝服李重进,以天下苍生为念,望慎重行事。”

赵普遵命离去,见了翟守珣说道:“太祖皇帝念及你体恤百姓之心,冒死前来报信,封你为侍郎将。望你回去后好言劝说,实在不行也要拖延李重进进兵,防止他与李均南北呼应。事成之后,必有封赏。”

翟守珣听了大喜,说道:“天下动乱数十载,如今太平来之不易,要是能罢免干戈,实乃是百姓之福。”

赵普说道:“你来时行踪隐秘,回去时也要多加小心。”

翟守珣说道:“丞相放心,我是乔装打扮来的,没人发现。”

赵普笑道:“如此甚好,为防李重进探马得知,你还要到辽州走一趟。但是切记,不要与李均见面,然后再回杭州。”

翟守珣领命,乔装打扮之后出了京城,直奔辽州。到了辽州寻个店住了一夜,第二日动身返回杭州。

李重进见翟守珣回来,忙问事情办的如何?

翟守珣装作气急败坏的说道:“元帅莫再提了,那李均根本就是个莽夫,不足以成大事啊。”

李重进说道:“那李均当初也算是勇猛无敌,兵法娴熟。如今怎么不足以成大事了?”

翟守珣说道:“元帅,那李均原先确是个良将。可如今娶了两房小妾,兴许这几年是在温柔乡里把一身戾气磨灭了。我到了那里把元帅的话跟他说了,哪知道他犹犹豫豫,支支吾吾。一会儿是赵匡胤封他为中书令,封他儿子为皇城使。一会儿又是两个小妾纠缠,脱不开身。我当时一气之下就离开他的帅府。我还听说,赵匡胤下旨的时候,他把中堂悬挂的周太祖画像给撤了。”

李重进听了,大叫道:“岂有此理,真是气死我了。没想到这个李均如此的不成器,幸好是我派你前去,若不然一旦与他和兵,岂不是拖累我大军。”

过了些时日,翟守珣又趁机秘密往扬州走了一趟,传达宋太祖口谕,叫韩令坤严密监视杭州一举一动。

再说李均,招齐兵马,打起周朝旗号,捉了大宋游击将军周光勋送往北汉,请求汉军支援。又派人袭击占领泽州,杀了泽州刺史张福。

军师邱忠青说道:“主公,咱们一支军队反抗宋朝,兵少将微,形势危急。虽说汉军答应支援,不如西下太行,直达怀州、孟州,占领虎牢关,然后一路向东打取天下。”

李均听了哈哈大笑:“军师此言差矣,我乃是周朝老将,与世宗皇帝柴荣亲如兄弟。皇宫禁卫都是我曾经的部下,一旦听说我的军队攻打宋朝,他们都会接应我的。”

军师邱忠青听了暗自摇头。

汉主刘均听闻李均起兵,派出使者李碧携带诏书、金银彩帛前来犒军。

李碧见了李均说道:“我家主上十分赞同李节度起兵,随后便有大军前来增援。我家主上又约辽国出兵相助,如今大辽正在集结军队,不日即到。”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