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隋唐英雄神话传>第 七 回 污太子终身禁后宫 唐国公被贬回太原

第 七 回 污太子终身禁后宫 唐国公被贬回太原

第 七 回

污太子终身禁后宫

唐国公被贬回太原

上回说到宇文虚拜访杨约,带了很多奇珍异宝,又说送他一场荣华富贵。杨约说道:“此话怎讲?”

宇文虚说道:“仁兄可知东宫与令兄不和?他日若是登了大宝,他身边自有一帮宠信之人,令兄将来的位子若是不保,你的位子又岂能长久?幸好如今东宫失德,圣上有废立之心。贤仲昆若能在圣上面前进上几言,废了东宫,立晋王为太子,晋王自会永记在心。晋王一旦坐了天下,自然少不了你贤仲昆的荣华富贵。”

杨约说道:“说的也是,要想富贵长久,只能找个长久的靠山。容我与家兄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宇文虚见杨约有心拥立晋王,这才告辞而去。

到了第二日,杨约装作愁眉苦脸你的样子来见杨素,杨素见了便问:“兄弟,你这是怎么了?谁惹了你?”

杨约说道:“别提了,前日东宫护卫苏孝慈与我闲坐,说哥哥脾气太傲,惹了太子,太子说将来必杀兄长。我是为哥哥发愁啊,这可该如何是好?”

杨素听了笑道:“原来是这些小事,我功高震主,谅那太子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杨约说道:“正因为如此,就怕他将来登基做了皇帝,对哥哥下手啊。”

杨素听了,沉思了一时,说道:“以兄弟之见,是辞官躲避,还是改投东宫门下拥护他呢?”

杨约说道:“兄长一旦辞官岂不失势,那时更被动。如若改投到他的门下,这人一旦有了间隙,怕是不能释怨。只有废了他,换一个太子,不但能免了大祸,更能立下大功。”

杨素听了笑道:“真没想到,兄弟还有如此谋略,真是出乎哥哥意料之外啊。”

杨约说道:“此事宜速不宜迟,若不然,太子一旦得势,怕是大祸也就不远了。”

杨素说道:“我自有办法。”

这杨素正是天上五鬼披头星下凡,就是为猪婆龙开路的,所以从今后一心要废东宫,立晋王。三番五次在隋文帝杨坚面前进谗言,说东宫坏话,说晋王如何智勇谋略出众。皇后孤独氏也趁机扇枕头风,说晋王如何懂得孝道,是个贤德之人。太子杨永得知,吓得如坐针毡。

宇文虚又打听到东宫有个太监,叫做姬起,与内宫总管段达关系非常好,便带了些奇珍异宝前去拜访段达,叫他买通姬起,栽赃陷害太子杨永。你想啊,太子身边宠幸之人都在打他的主意,能好得了吗?

咱们再说那靠山王杨林,带领人马来到登州平剿海寇。海寇听说杨林带领大军前来,吓的全都散了。杨林带人到了登州扑了个空。有心回去,见那登州地面人烟稀少,城墙毁坏,老百姓苦不聊生,十分艰难。

杨林见了十分叹息,就上了一道表文,自愿镇守登州,修缮城廓,治理百姓。隋文帝见了表章,十分赞赏,下了一道圣旨,叫杨林镇守登州,招兵买马,治理百姓,抵御海寇。不到一年,就把登州修缮的十分齐整,把百姓治理的安居乐业。

咱们反回头再说晋王杨广,这一天宇文虚说道:“朝中上下,除了几位元帅未曾拜访之外,别家文武大臣都已买通。只有那李渊不识抬举。”

杨广听了一笑:“我把朝中众臣都拢到了手下,还怕他做什么。若我做了东宫,必杀了这老贼,方解我心头之恨。”

转眼到了开皇三年十月,东宫宠臣姬起首先告发太子,说道:“启奏陛下,太子前些日子微服出访为名,前去寻找法师测算,说陛下皇位只能坐十八年,在十八年上就会驾崩。如今算算日子将近,太子便私下训了一千死士,怕是要谋朝篡位。”

隋文帝杨坚听了心想:“这几年时常有人说太子心怀不轨,如今看来事已成真。”随即吩咐传召太子上殿。

太子杨永上了金殿参拜,隋文帝宣旨,废太子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宇文虚为护卫。太子身边重臣都被杨素告发,统一斩首。

大夫袁文怡、侍郎杨晓政一同奏道:“陛下!父子乃天性至亲。何况太子这事没有真凭实据。还望陛下速斩馋臣杨素等人,肃清朝野,国家幸甚。”隋文帝听了大怒,将二人拿下,罢官为民。

唐国公李渊见了,出班奏道:“陛下!太子所谋之事,查无对证又无真凭实据。既然罢黜,不应加罪,还望陛下善待,以全父子情分。”

隋文帝听了,只好给太子五品俸禄,把他养在内苑,说白了,就等于是打入冷宫一样了。

晋王杨广见李渊替太子求情,不由勃然大怒,回宫之后召集宇文虚、张衡等人商议:“李渊这个老贼,明明是他斩了张丽华之后,怕我怀恨于他,更怕我一旦登了大宝对他不利,故此力保太子。不杀了他,我不得安稳啊。”

张衡说道:“杀他又有何难。”

杨广说道:“这李渊本事高强不说,在朝中文武众臣中威信甚高,杀他谈何容易。”

张衡说道:“王家千岁勿忧。咱们圣上生性多疑,常常梦见洪水淹没城池,心中不快。前几日圣上听说左武卫将军李浑之子名叫李洪,圣上怕他名字将来应验,故此赐他自尽。咱们可以散布谣言,就说渊洪从水,本是一体,圣上一旦听闻,必然疑心。一旦圣上听信了,那李渊自然会惹来杀身大祸。”

杨广听了大喜:“此事由你去办。”

张衡说道:“王爷放心。”回到家中编出一首童谣:“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没根基。”又写:“日月照龙舟,淮南水逆流,扫尽杨花蕊,天子季无头。”然后叫人从农村散布出去。开始的时候都是农村的小孩儿传唱,传来传去,传到了城里。巡城官禁止不住,慢慢的传到宫中。

晋王杨广一见时机成熟,进宫奏道:“如今大街小巷传一首歌谣,此乃不祥之兆。还望禁止。”

隋文帝杨坚说道:“此事我已知晓,退下吧。”杨广应言退出。

这隋文帝心想:“此歌谣应在姓李的身上,必是那李浑怪我把他儿子赐死。”随即下了一道旨,把李浑全家六十余口拿下处斩。

这日早朝,有晋王心腹安家坨出班奏道:“启奏陛下,世传歌谣,李姓当为天子。陛下理应尽屠天下李姓之人。”

丞相高颖闻听,急忙出班说道:“陛下不可。如若杀尽天下李姓之人,必将天下大乱。如若陛下怀疑此事应验,那就不如不用姓李的为官。”

当时朝中除了李渊之外,还有个蒲山公李密,与杨素交情深厚。杨素听了杨坚的话,不由就是一愣,又听了高颖的话,他也跟着说道:“陛下。高丞相所言甚是,臣附议。”散朝之后,杨素暗地里给李密送信,叫他远走他乡。这李密本是二十八宿中的娄金狗下凡,后来在瓦岗寨被拥为西魏王,后降唐。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咱们且说李密逃走之后,大隋朝凡是姓李的都被罢官解职,回家种地去了。李渊见势不好,也请旨回归太原故里,隋文帝杨坚见他老实稳重,便把他降为太原留守,即日启程。

有人说,姓李的都被罢官解职,为何唯独把李渊降为太原留守呢?书中暗表,只因李渊的母亲与孤独皇后是亲姐妹,这杨坚乃是李渊的亲姨夫。杨坚虽说忌讳姓李的,但是看在亲戚的面上只好把他降职,这便是其中内幕,闲话说过,暂时不表。

单说李渊回到府中,对夫人说明。夫人窦氏说道:“如今我身怀有孕,如何能长途跋涉?”

李渊说道:“夫人啊,这杨广分明是要害我一死。若是走得晚了,只怕全家性命难保。”赶紧叫家眷赶紧收拾了,套上大车,夫人儿女,丫环仆女,家郎院公,一众人等连夜起身,直奔太原而去。

单说晋王杨广听说李渊被降为太原留守,一家人动身连夜走了,不由说道:“可惜,没能要了他的命。”

宇文虚说道:“殿下若是不想饶了他,臣到有一计,叫他全家一个不留。”

杨广听了急忙问道:“你说说,怎么能叫他全家一个不留?”

宇文虚笑道:“只要殿下派出东宫禁卫,命我儿子宇文化及带队,悄悄出城,到临潼山提前埋伏,假扮强盗,把李渊一家拦住,还怕他全家不死?”

杨广听了哈哈大笑:“好!只是那李渊武艺高强,必须要小心行事。”

宇文虚说道:“有我儿子宇文化及在,不怕此事不成。”

咱们再说李渊,让族弟李道宗、长子李建成带领四十名家将护着夫人小姐的车辆。夫人窦氏正在身怀六甲,即将分娩,李渊也顾不得了,只怕杨广乘机迫害,叫人马紧急赶路。

预知李渊这一路是否太平,宇文化及在临潼山能否害的了李渊,请看下回分解。